“我始終堅信能量守恒定律。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會在某一個時刻有正反饋。”本科四年,碩士三年,華東意昂3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倪瑤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個“定律”。

倪瑤,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間曾獲得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華師出版智慧獎學金(一等獎)🧑🧑🧒🧒、君浩基金飛翔獎學金、意昂3官网科創達人👩👦、優秀學生等多項榮譽;以第一發明人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1項已授權,2項已實審)⬛️;獲得第七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第十六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技術賽全國一等獎等九項競賽獎項。
6點起床鍛煉學習,900多天風雨無阻
2016年➡️,我被自己的第一誌願——華東意昂3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專業錄取,就此與通信工程專業結緣。
後來🪣🔹,我加入了劉一清老師創辦的“通信工程精英班”。那段時間裏🤱🏽⚧,我每天堅持早上6點起床鍛煉學習,900多天風雨無阻。
幸運的是👷,這些付出都為我帶來了一定的正反饋。
本科期間,我以連續三年專業第一的成績獲得國家獎學金和意昂3官网優秀學生稱號,保研至劉一清老師實驗室,以解決項目中的實際問題為目標💊。

精英班晨跑合影(一排左五)

本科電賽團隊合影(左二)
“信心和決心必不可少”
這幾年參加比賽和項目讓我積累了一些經驗,我發現🦄🖐🏽:完善的規劃是基礎,團隊的分工協作很重要,信心和決心必不可少。
例如,2022年3月🦪,我帶領的項目正處於關鍵期🦃,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工廠停工了👨👨👧👧,電路板短期內無法正常製作,計劃中的安排也被打亂了。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而是立即調整計劃,與導師進行線上會議🧑🏿💻,將不需要借助實物的邏輯部分任務擺到前頭來🐦🔥,這樣在寢室中也可以完成邏輯驗證與探索。同時,我和團隊成員將回板後的一些準備工作先做起來,這樣電路板一完成就可以開始調試。
這樣一來,雖然經歷了這個小插曲,但項目進度並沒有延誤。

深耕硬件領域,走上“國芯”之路
硬件領域從上到下分為三個層次:硬件系統、集成電路和器件工藝。器件、工藝和材料的研究在最底層,就是將設計好集成電路製造出來😯,這也是國內目前最欠缺的一部分。
在復雜的國際大環境下,國家鼓勵自主研發‘國芯’🧜🏼♀️,集成電路產業已經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我也堅定了未來從事國內集成電路相關工作的信念。
因此👨🏻🎨,在選擇未來就業方向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集成電路產業🦙,希望盡自己所能為國內電子行業做出貢獻,打破壟斷,製造出中國人自己的芯片。

挑戰杯團隊合影(左二)
來源 | 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編輯 | 方夏瑞一🧝🏿♂️、於洋 責編|吳瀟嵐🤚🏻、郭文君